康美:一个千亿中药帝国的倒塌
日期:2019/1/15
2018年,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是一个极为黑暗的年份,上半年的假疫苗事件轰动全国,使得很多民众将目光聚焦在了我们平常不怎么关注的医药行业,这一关注,就发现了很多不寻常的事情。
复星医药子公司被举报编造生产记录,GMP证书被收回;华海药业“缬沙坦事件”发酵,连续5个跌停市值蒸发百亿;长生疫苗造假被重罚91亿元,市值仅剩30亿;嘉林药业阿托伐他汀的“假药事件”一波三折,最终却是“莫须有”……
这些事情还没完,康美药业,这个老牌医药品牌也曝出卷入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漩涡中。2018年下半年以来市值从1200多亿一落千丈,到目前为止仅剩356亿,蒸发800多亿人民币。
那么,康美药业究竟是怎么一步一步从一个千亿市值的老牌医药领头羊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呢?
一个中药帝国的崛起
康美药业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头羊”,是A股最有名的医药企业之一。由中药材贸易起家,经过20余年的发展,康美药业已经成长为目前国内中医药业务链条最完整、资源最丰富、整合能力最强的龙头企业之一。
2001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时,主打中药材、西药、保健食品和医疗器械等等,总资产222亿元,净资产120亿元。康美药业先后通过了化学药GMP、中药GMP、GSP认证。
2007年是公司战略布局的一年,公司在坚持以中药饮片产业化为核心,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建立中药物流港和药材加工基地,掌控上游中药材资源,迈出走向全国步伐。
这个时间段,也是康美药业的第一个增长高峰期,2006年康美药业的营收增速为41.22%,2007年营收增速为56.74%,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
康美药业在上市时承诺建设项目也在这个时间段内陆续完成,包括4条化药原料药及制剂产线,合计约为2.2亿元。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康美在进行了大力度的投入之后,业绩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可以说,康美药业这第一波的增长来源于IPO的余荫。
而这个阶段大家对于康美医药最直观的印象,可能不是它的药品,而是一首歌曲——《康美之恋》,这首由谭晶演唱,任泉和李冰冰出演的歌曲讲述的就是康美医药创始人马兴田和他的爱人许冬瑾在山水间相互爱恋、共同创业的感人故事。
而在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康美药业也开始了下一轮的发展计划。2008年起,康美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9亿元,2009年认股权证行权,再次募集到了约8.9亿元资金,而这些资金主要被康美药业用于中药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现金。
在这一时期,康美药业的大力投入下,2010年前基本完成了各大基地项目的建设,然后开始陆续兑现业绩。于是康美迎来了第二波增长高峰,连续两年营收增速超过83%,并于2012年营收突破100亿元。
截至2018年5月,康美药业的市值一度达到1200多亿元,仅次于恒瑞医药,超过了复星医药、白云山等公司。
一夜之间,康美闪崩
2018年12月28日晚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对康美药业进行立案调查。此消息一出,公众哗然。此前已经瀑布般下跌的股价再次迎来重创。2019年1月2日,康美药业跌停开盘,1月3日继续一字跌停,1月4日开盘再次跌停后跟随大盘反弹,收跌4%,现报7.16元。
康美药业的实控人马兴田声明和承诺:不存在利用其它账户买卖康美药业股票,不存在利用其它账户从事康美药业股票内幕交易和操纵康美药业股价的情况。
不过康美药业之前长期诡异的股价走势,早已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在2018年10月康美没有大跌之前,该股无论是高开低走还是低开高走,尾盘显著拉升是常见形态,而同期大盘和其他大多数个股早已惨不忍睹。
终于,在疑似操盘康美的庄家被警方控制后,康美药业便开始了"正常"的崩盘之路。皇庭国际、盛迅达、中洲控股等公司亦同步表现出相似情形——联动性的集体崩盘。
除了同步的市场表现,这批闪崩股还具备诸多共性:集中在广东、信托账户扎堆、龙虎榜上相同的营业部等。最为重要的是,多只闪崩股的实控人同样来自潮汕地区,与操盘手同籍。潮汕商人具有“抱团”传统,这批闪崩股之间关联密切,与神秘操盘手也有隐秘的联系。
这次证监会对康美药业的正式立案调查,表明康美药业的盖子终于要到了解开的时候,围绕这个神秘的千亿帝国的种种质疑即将得到解答。
对于康美药业的质疑
从2012年开始,关于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说法就引起了全民讨论,这么多年过去了,康美药业还是依旧没能摆脱这个质疑。
存贷双高是一个康美药业被质疑最多的地方,所谓存贷双高,就是一家公司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都非常高,这种情况是对资金的巨大浪费。一边是高额的财务费用,一边自己公司的账上还留有巨额的现金,这也是不符合商业逻辑的。
我们可以看见康美药业的财务报表,在2018年半年报中,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399亿元,而有息负债高达347亿元,占净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19%和104%。
康美药业第二个被质疑的地方就是净现比低,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远低于净利润。康美药业从2010年至2018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为201.0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只有94.65亿元,净现比只有47%。
康美药业从2014年开始,经营现金流净额连续多年低于净利润,近4年多平均经营现金流只有净利润的38%,总结一下:要么是企业近些年实际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是虚高的,要么就是销售的产品中大量长期收不回钱。
2018年4月,公司发布控股股东解除部分质押的公告,控股股东康美实业解除质押后,仍有超过九成的股权被质押。如果公司的大股东对于公司充满信心,或者大股东资金充裕,有必要进行清仓式质押吗?
或许是大股东在从事资本运作,需要大量的周转资金,利用中药进行资本运营,上市公司可能以货币资金作为抵押,但是公司并未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中药?直销?
不论是这次的康美药业崩盘,还是之前的同仁堂蜂蜜事件,阿胶造假,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中药直销成为主流,企业试图转型升级,但是这条路却不好走。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14年1月7日获得了直销经营许可;北京同仁堂2016年拿到商务部批转的直销牌照;东阿阿胶2015年获得了国家商务部办法的直销经营许可证。
在直销的背后,是中药行业的暴利,现在的直销行业也在面临着转型,一旦转型失败,股价也会受到影响,包括企业的负面消息一旦曝出,对于股价的影响更是致命性的。
中药直销其实也一直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为了降低成本,中药材以次充好,直接掺杂假货卖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作为我国的民族瑰宝,中药的现状却着实令人堪忧!中药的各种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了目前行业中不言而喻的事实。
2017年5月4日,甘肃省食药监局发布药品质量公告,29批次药品不合格,全部为中药饮片;5月7日,山东省食药监局发布《关于72批次药品质量抽检不合格的通告》中,70批次都为中药饮片!
中药是一个极为暴利的行业,正因为高利润,所以才有很多人来打着中药材的主意,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执法部门应当加强对于中药饮片经营单位的监管,对于那些改换标签、过票经营、药品记录不健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对于直销来说,这种模式是好的,但是人心却是无法捉摸的,一旦有人被利益熏心,只顾着眼前的暴利,那么就难免出现权健这样打着直销旗号做传销的败类。在这场中药的转型升级战争中,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信息来源:A股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