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说】医药企业怎么应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冲击?
日期:2018/8/25
上周末在微信群流传的《国家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又让医药企业过了一个很震撼的周末。
虽然说是试点,但一下子拿出来北上广天渝等11个特大城市来试,而且是当地公立医院试点品种70%的用量。且不说这11个城市医院用药的体量巨大,它们也是中国医疗的带头大哥,对全国医院用药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传说中的原研药的仿制品替代说来就来了,怎能让药企不紧张。
流传的方案对医药企业的临床推广和商业分销有巨大影响:独家入围,大幅降价是必然的;带量采购,但能保证用量和回款。
对被选中的产品来说,生产厂家除了报价ALL IN ,似乎没有别的办法。假如只有一家中标,原研厂家固然很被动,但刚刚花大力气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厂家又何尝不难受。
除了对药企的巨大冲击,集采方案对患者和医院也有不小的影响。因为医保支付与采购价相同,患者被鼓励使用采购品种,用了比更贵的同类药就要自付差价部分;因为国家集采变相抑制了医院二次议价,集采结余由医保办二次分配,医院和医生对临床用药的掌控力度大大减弱。因为要保证带量采购品种的用量,医院可能对处方外流又要打压了。
国家药品集采方案是新成立的国家医疗保障局的第一枪,看意见稿措辞严谨考虑周全,也是推广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的必然行动,是有充分准备的一个大行动。国家方案也是上海版药品阳光采购方案的升级,以上海版的尝试为基础也更有底气。
然而这样大力度的国家集采方案出台不可能没有争议,尽管方案尽可能考虑周全,但仍然留下了很多问题待解:
集采是否仍然是唯低价论?
且不说通过一次性BE试验的一致性评价就意味疗效完全一致,不同厂家同样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可能质量也有高低,药品品牌和用药历史都是质量的构成因素。集采核心指标就是价格,难免鼓励药企不顾一切杀价,未来会不会引起药品质量倒退?毕竟厂家既要中标又要赚钱,就可能影响质量稳定。
价格该由市场供求形成还是少数招标人员决定
药品品规众多且专业性极强,市场供求变化多端,专家把握即有利于医保节约费用又不损害厂家基本利益的平衡?上海阳光采购降价幅度从2%-93%不等,药价降幅有无一致性标准?70%的医院用量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如何避免出现厂家围标?如何避免少数决定者被强力公关?
药品供应风险
如果是一个厂家通吃70%份额,等于全国数亿人的用药系于一家企业。如果企业因自身问题例如再发生缬沙坦原料杂质问题,该品种全国供应就可能中断。因为其它未中标企业很可能早已大幅缩减生产能力,短时间可能无法保障供应,就算处罚当事企业也无法于事无补。退一步讲,如果某企业连续两年低价中标后,造成其它企业生产能力大幅萎缩,第三年该企业高价投标而其它企业又无力供应全国,又该如何应对?
如何确保医院能完成带量指标
虽然草案明确要求医疗机构督导医生使用中标品种,然而医保局并非医院主管机构,医院强制医生集中使用某个品种会不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医院因为排除在集采决策之外,集采的获利还需要医保办二次分配,医院是否有动力配合?会不会因为医院失去二次议价机会而消极应对?
国家药品集采不仅冲击原研药企业,对仿制药企业同样影响巨大。在药价下行趋势下,药品销量会更加向少数药企集中,大量中小药企可能被迫退出。因为集采品种是绑定流通企业的,也会加剧医药商业的分化。国家药品集采对医院和医生利益也有巨大影响,医院在药品获利是否能得到医保足够补偿,部分医生从药品获利减少后也许会考虑离开体制。
短期内药价下行可能减少医保支出但长期效果不好说,能减少患者药费支出也会减少药品选择余地,总之向国家药品集采这样的大动作带来的影响必然是全面深远的,因为涉及的利益方太多,其执行也可能会有波折。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招标办法公平性,供应保障机制,医院补偿机制和过一致性品种是否临床疗效真的达到原研水平。
既然势在必行,那药企可以如何应对?除了密切关注政策动向,积极去跟主管部门沟通自身诉求以外,药企更重要的是做好压力测试和应对,包括投标策略和落标计划。在上海阳光集采中外资品种几乎全线撤退,但这次全国试点外资难以轻易离开,就只能考虑营销模式的彻底转型,从地面销售团队为主转向半代理制和KA制,来减少营销成本。内资品种也不可掉以轻心,除了出价要低,还要能保障质量和供应(尤其在原料药价格大涨的年代)。
据估计这次集采试点会在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59多个品种中选出,例如氯吡格雷,厄贝沙坦,阿奇霉素和氨氯地平等大品种。既然药品全国集采的大势不可逆转,药企也只能正视现实,调整营销模式,把中心放在生产或者新药营销上。估计要不了几年,中国就会跟西方国家一样是过专利药品跑量,专利新药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