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正式发文:103个抗癌药、51个原料药即将减税(附清单)
日期:2018/5/7
自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抗癌药品,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进口抗癌药品,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抗癌药零关税、创新药进口提速等系列政策,降低了跨国药企及其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同时加速冲击国内低端药企。一旦国产仿制药成长起来,优质药品供应将不再受制于人,市场才真正具有品质和竞争力。
调整抗癌药进口关税
今日(4月27日),财政部发布通知,调整了抗癌药品增值税政策。
自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和批发、零售抗癌药品,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上述纳税人选择简易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
通知要求,自2018年5月1日起,对进口抗癌药品,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纳税人应单独核算抗癌药品的销售额。未单独核算的,不得适用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简易征收政策。
通知所称抗癌药品,是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的抗癌制剂及原料药。抗癌药品清单(第一批)见附件。抗癌药品范围实行动态调整,由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变化情况适时明确。
抗癌药零关税新政,一盘大棋
据行业知名机构IMS统计,2012~2016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由603亿元增长至1109亿元,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可达1447亿元。2017年全球前20位肿瘤药中还有8个药品尚未在我国上市,进口零税率将加速这些药品进入中国市场。
事实上,这次抗癌药系列政策出台有着清晰的路线图:此前的4月3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国内仿制药企一片欢腾;10天后,进口抗癌药零关税系列政策出台,跨国药企们又“长舒了一口气”。——政策有益民生且兼顾内外,很平衡。
此次出台的仿制药促进政策,从研发(注册提速)、生产(税收优惠)、使用(医保政策)全链条发力,对国内仿制药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利好,企业能否以此为契机尽快实现“替代”备受瞩目。
据经济参考报称,从目前情况看,虽有复星医药、恒瑞医药、绿叶制药、药明康德、百济神州等一批实力药企进入欧美市场,但中国制药业整体竞争力仍然不足。中国目前有制药企业4700多家,年医药工业总产值约2.8万亿元,约相当于美国前三家药企的水平。
在我国近17万个药品批文中,95%以上为仿制药,但质量标准和行业集中度不高,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国内仿制药存在低水平重复、恶性竞争等问题,一些“小散乱”药企的核心能力甚至被概括为“三板斧”,即一批文,二搞定医院,三重金砸广告。
此次新政从促进国产仿制药、扩大进口药两端同时发力,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情形类似,是“一盘倒逼药企改革创新,增强竞争力的大棋”。
从内部看,这种激励与约束如同“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是鼓励仿制药新政,“大棒”则是两年前出台的《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
从外部来看,进口抗癌药零关税、创新药进口提速等系列政策,既降低了跨国药企及其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又可通过“鲶鱼效应”,淘汰一批国内的低端药企。
附件:抗癌药品清单(第一批)
一、抗癌药品制剂
二、抗癌药品原料药
信息来源: 医药云端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