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日期:2015/1/20
【医生夜奔药代失业】 11月7日,例行召开的上海血液年会遭举报违规,被上海卫计委监察处突击查处。事后,会议负责人、学会常委以上的领导以及赞助商分别被监管部门约谈。 接着,11月中旬,广东省卫计委通报行风治理情况。此后,广东省一些医院一方面内部通知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务必远离医药代表,另一方面安排医院保安严防医药代表进院。据悉,某学院附属医院还出台了保安抓到一位医药代表,就奖励1000元的规定。据称,此举使得保安站岗和巡视积极性大增。 本来是介绍、分享、掌握最新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学术会议,却因为披着药品营销的外衣而陷入尴尬,医院的“防火防盗防医闹还要严防医药代表”,还真让人醉了。 行业反腐的力度前所未有,但如何让假学术之名的营销举措无所遁形,如何防止换上了“医学联络员”、“学术专员”马甲的医药代表再次在医院登堂入室,让学术推广回归学术层面显然光靠几次突袭和暗访是远远不够的。 【价格司窝案】 一部门一个人落马有可能是人品问题,但一群人落马那肯定是机制问题。 短短几个月内,发改委价格司前后两任司长、两位副司长,再加上一名副巡视员被查,这个被称为“天下第一司”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已超越山西省委办公大楼,成为最密集的贪官落马地,也真是醉了。 由于这5位均直接或间接管过药品价格,而在此期间,药价虚高、回扣泛滥,业界因此普遍推测他们的落马与之相关。 药品集中式的价格审批,使患者无法享受到本来可以由充分的市场竞争后产生的合理价格,却给了某些官员利益染指的机会。政府制定不能提供透明和可预见性的价格,其产生的诸多弊端却日益显现。手握重权的政府官员与企业心有灵犀,审批权演变成待价而沽的商品,通过出卖审批权变现为个人利益。谁拥有价格审批权,谁就会自然成为腐败的寄生载体,最终难逃落马厄运。 【职业药师集体作弊】 考试作弊,在中国一直屡禁不止。不过像2014年全国执业药师考试这样,作弊人数之普遍,作弊范围之广泛,作弊手段之多样,作弊器材之先进,还实属罕见,实在醉了。 四川省人事考试中心统计,全省执业药师考试中共发现1070人违纪,成为四川省执业资格考试历史上发现违纪最多的一次。陕西西安考区逾2.5万人参加考试,7个考点共查出作弊考生2440人,其中一考点竟有700余人作弊。而在云南省9个考点的两万多名考生中,共查出作弊人员1027人。此外,河南、河北也都出现了大范围作弊的现象。 由于2013年出台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药品企业负责人、批发企业质量负责人、新开办药店负责人等必须具有执业药师资格,并要求在2015年底之前达到“没有执业药师就不能开药店”的规范要求。市场利益驱使一些考生在考试中铤而走险。 一般来说,如此大规模的作弊行为之所以得以进行,如果没有打通各种监考环节,没有各类监考人员的“配合”,是十分困难的。考试作弊与反作弊已经从简单的“猫捉老鼠”,变成“不良考生”与“监考黑哨”的集体行为。执业药师本是人们安全用药的保护者,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严把考试关,千万不要让人品和学问均不过关的作弊者混水摸了鱼。 【修正吃一堑不长一智】 药品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靠广告打出来的。天天嘴上喊着做“良心药、放心药”的修正药业,做出来的药却不怎么有良心,也不那么让人放心,也真是醉了。 2014年1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联合地方食药监局对吉林省四家生产肺宁颗粒药品的生产企业开展检查,发现修正药业集团(柳河厂区)原料库存放的用于生产肺宁颗粒的药材返魂草部分发生霉变变质。此外,企业还存在故意编造虚假检验报告等行为。CFDA表示,修正药业上述行为已严重违反《药品管理法》和药品GMP相关规定,依法收回了修正药业柳河厂药品GMP证书。 其实,修正因产品质量问题及违规操作频频被曝光,几乎经常性地出现在各省药品质量公告的黑名单中。不是被检测出非法添加化学药物,就是质量不合格,其他如“未经审批擅自发布”或是“篡改审批内容”等更是屡见不鲜。 2012年,央视曝光胶囊铬超标,其中被点名使用毒胶囊的9家药企中最大的就是修正药业。有人认为这是其建厂17年来遭遇的最大危机。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但如果一味信奉“靠口号树立形象,靠广告拉动销售”的发展理念,不遵守制药人基本的良知底线,不强调药品质量的自我控制与提升,是难以重拾公众对企业的信心的。“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制药界的至理名言。 【张明芳大嘴】 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医药行业研究员公认的“一姐”、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中信证券首席分析师张明芳这次的跟头栽得挺重。 2014年6月6日,张明芳在自己组建的由分析师和各路基金经理组成的200多人的微信群中发布消息,称“丽珠集团将于下周二公布管理层限制性股票+期权方案”,中信医药团队因此看好公司研发、销售能力及产品线,并认为随着丽珠集团激励机制的完善,未来三年业绩增速将逐年加快,因此给予维持“增持”的评级。随后此信息被证券投资界广泛传开,但此前该股权激励方案丽珠集团并没有进行披露。随着丽珠集团在周日公告称因股权激励停牌,张明芳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被坐实。6月20日,证监会宣布已经对张明芳涉嫌泄露内幕消息进行立案调查。 去年以来,证监会已经加强了对涉嫌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行为的监管,基金行业风险意识也得到普遍提高,基金经理们面对内幕消息都是避之唯恐不及。一些基金经理、分析师在看到张明芳发布的这条微信后,纷纷退群以撇清干系。一开始,张明芳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她随后在群内称“有关丽珠集团的微信确实失误,今后会注意慎用微信这类非正式交流工具。”此时,她还只是以为错在不该使用微信,也真是让人醉了。 某券商研究所负责人称,国外券商研究机构重行业、轻公司,国内研究则重公司、轻行业,结果导致国内的卖方研究越来越依靠从公司获得非公开信息。《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第十二条明确规定,“证券分析师??不得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对外提供或泄露尚未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内容和观点。”张明芳们对该规定不会不清楚,但当下的金融环境让他们陷入了囚徒困境,依靠泄露内幕信息可以获取名利,但夜路走多了终会遇见鬼。当然,应该承担责任的不仅仅是张明芳,也应包括提供内幕信息的整个利益链条。加大对上市公司和分析师之间利益链监管,整顿券商卖方服务模式,尤其在信息披露、盈利模式、责任追究等方面,或可亡羊补牢,有效遏制泄露内幕信息,恶意操纵股价等久治不愈的顽疾。 信息来源:E药经理人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