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南院:上海“5+3+1”的医改样本
日期:2015/11/6
导语:2009年,上海市启动5+3+1”郊区三级综合医院建设工程,《医学界》走进奉贤区中心医院,探究其改革成果。
作者:郭惊涛
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微信号
几乎和新医改同步,上海推出了郊区三级综合医院建设即“5+3+1”医改方案。如今7年过去了,成效如何?《医学界》近日走进“3”中的一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南院(奉贤区中心医院),一探究竟。
六院南院位于上海市东南郊的奉贤区,该区面积近七百平方公里,人口一百多万,医院距离上海市区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
谈起如今漂亮的新院区,院长程英升介绍,如今的奉贤区中心医院新院区是在2012年从老院区整体搬迁过来的,占地182亩,建筑面9.6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000张,实际开放床位1100张。医院2014年门急诊病人达148.17万人次,出院病人4.47万人次,手术病人1.86万人次,平均住院日8.29天。
说起重点专科建设,程院长也是如数家珍。据悉目前医院已形成以4个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为龙头、14个奉贤区医学重点专科为骨干、8个奉贤区医学特色专科为基础的学科建设框架体系。
而专科建设自然离不开高端医疗人才,据该院执行院长、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张学利教授介绍,长期以来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医院花了大力气、大投入,自己就是人才引进工程的一个例子,如今医院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给出的条件吸引力更大,因此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据介绍,10年内,该院引进了具有博士学历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15人、骨干25人;先后选派270名学科带头人、骨干、优秀青年培养对象赴国外短期学习培训,从而使人才结构明显改善、厚度提高。目前,全院已有高级职称182人,其中正高49人、副高133人;研究生导师5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硕博士研究生204人(博士4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获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新百人计划)1人、上海市第十四届卫生系统“银蛇奖”提名奖1人、上海市“医务青年管理十杰”提名奖1人、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优秀青年医师培养对象3人、上海市奉贤区“滨海贤人”领军人才5人。
如此规模的医院现在是什么级别呢?程院长微笑着表示,医院已经在2012年通过了评审,成功创建为三级医院;不仅如此,医院还在今年7月启动了创建“三甲”的征程。
该院党委书记朱兆官表示:“迅速增长的门急诊量就是对于医院发展的最大肯定,奉贤的老百姓不用再大病小病跑市区了。”
他还表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上海市政府“5+3+1”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长达10年的托管帮扶对医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2009年,上海市启动5+3+1”郊区三级综合医院建设工程,“5”即是在上海浦东、闵行、南汇、宝山、嘉定5个区,分别引入长征、仁济、六院、华山、瑞金等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床位规模各为600张;“3”即是对崇明、青浦、奉贤3个区(县)的中心医院,按照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对人员配置、技术水平、硬件设施进行建设并评审,评审通过后提升为三级医院,床位规模各为800张;“1”即迁建上海市金山区的1所三级医院到金山新城。
而针对市区大医院,上海则开出了极其严厉的规模控制政策,大医院市区本院一张床位都不能增加。据《医学界》了解,沪上一家大医院本院新建住院大楼虽早已建好,床位就是批不下来。
于是和几家郊区医院一样,奉贤区中心医院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郊区医院搭上了大发展的顺风车,并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大力支持。
以程英升院长为例,就是六院派驻南院的院长,同时还是上海六院东院的常务副书记。“我就是来支援六院南院管理的,在这里一分钱工资都不拿。”程院长笑言。
信息来源:医学界产业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