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司长:招标降价,从流通中挤水分补给医院
日期:2015/11/2
来源:赛柏蓝 作者:司徒阳明
据健康界报道,近日,国家卫计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在清华大学就“十三五”规划前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总结。
梁万年表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从药品流通领域中挤出水分来。”从药品流通领域挤出来的水分不能直接贴给财政或者医保,而是要通过建立一个机制将这部分费用贴给医院。
如何挤出水分呢?集中招标降价,但是节省的钱不会直接给医院等。要挤出水分产生收益最直接的手段还是医院对药企的二次议价。
从上面的表述来看,第一,二次议价的钱不应直接给医院,第二,二次议价的钱不应归财政或者医保,我们认为极大可能的是,归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然后由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按照一定的考核指标进行分配。
此前,赛柏蓝曾经和微友们分享过一条信息,在药品零差价的情况,有当地卫生部门要求医院和药企进行二次议价,而二次议价的结果上缴卫生主管部门,然后由卫生主管部门按照一定的指标进行分配。其结果是,药企药价再被压低,而医院因为补贴未到位面临困难。医院和药企双双不满。
而从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的表态来看,我们认为,有极大的可能是,上述困局将成为未来医院和药企都面临的共同局面。
当前最重要的:药品流通领域中挤出水分来
在提及公立医院改革这一系统工程,梁万年认为其终极目标便是为了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达到这一目标的核心便是建立补偿机制(主要指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但是,“单纯地调价肯定不能触及根本。”梁万年强调,必须通过改革药品招标采购机制来降低药品流通领域虚高价格,腾笼换鸟,进而通过补偿医保以提高劳务价值,最终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为。
第一个工作便是取消药品加成,如今已在全国公立医院基本落实。但由于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收入由医院自行消化基本无望;依靠财政补贴又欠缺持续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补偿机制的重担落在了改革医疗服务价格上。“建立补偿机制是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性的核心举措。”梁万年强调。
众所周知,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其目标是通过调价使医院收入结构合理化;其前提是保证老百姓医疗负担不增加、医院运行不受影响。调价的空间主要是来自于降低大型设备费用、财政补偿、药品流通领域、规范医生医疗行为中产生。“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从药品流通领域中挤出水分来。”
调价空间腾出来后的工作就是要调结构,通过把某些项目价格提上去、某些项目价格降下来,合理调整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接下来就是要靠医保报销提高价格的费用了。”梁万年强调,从药品流通领域挤出来的水分不能直接贴给财政或者医保,而是要通过建立一个机制将这部分费用贴给医院。
江苏的价格调整是模板
在谈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江苏省的分布调价被重点提及,认为符合国家医改的大趋势。那么,江苏的调整是如何呢?
据江苏当地媒体报道,从11月1期,江苏所有公立医院都将进行改革,实行药品零差价,降低检查费用,提高部分诊疗费用,具体为:
1、药品
药品进价基础上加15%、500元以上加价额不超过75元的规定取消,所有药品一律按进价卖,在医院开药便宜了。
2、检验、检查项目275项
磁共振扫描、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部分以设备为主的项目取消15%上浮规定,实际降价15%左右。大生化检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测等常规检验套餐价格降低。
3、开通方便门诊
医院对只取药及慢性病病人定期检查、不需另外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的,设立便捷通道,按2元/次收取。
这些会涨价
1、提高诊察费
挂号费、急诊挂号费项目纳入诊察费,不再单设挂号费、急诊挂号费,诊察费中分设西医诊察费、中医辨证论治费、急诊诊察费、住院诊察费。同时拉开等级差价,比如,三类医院西医门诊普通医生、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和专家的诊察费用分别上调为12元、22元、35元和50元,三级中医院普通门诊每个等级比西医贵3元。
2、提高注射、护理等综合服务类费用
3、提高部分病理检查、诊疗和手术价格
调整临床各系统诊疗费标准,其中口腔颌面、心脏及血管系统项目价格提高20%,临床各系统诊疗其他项目价格提高30%;临床诊疗手术治疗费也相应提高,其中麻醉指导价格提高20%,手术费用上浮50%左右,其中四级手术提价幅度75%,六岁及以下儿童手术项目加收20%。
由于手术费用原先就有上浮15%的规定,所以实际涨价幅度并没有达到50%、75%。
这些价格不变
透析等1625项医疗服务价格不变
为控制改革风险,明确规定对涉及特殊群体的医疗服务价格暂不调整,包括放射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大中小学生体检等1625项,约占全部项目的30%。
这些项目取消
取消螺旋CT超层费、无陪护理等15个项目
如何保持患者总支出不增加
医保政策同步调整,提价部分增加医保支付比例。
建立控费价格动态调整制度,人均检验费增长超标的单价下浮。
信息来源:赛柏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