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有人说,第一个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应该是他!
日期:2015/10/13
导读:他生产了中国自己的狂犬疫苗、牛痘疫苗、卡介苗和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他成功遏制1950年华北鼠疫大流行。他让中国比世界早16年消灭天花病毒。据说今天国际上最权威的微生物学教科书、病理学教科书,任何关于衣原体的综述,都写到 Dr.Tang, 一个必须写在世界医学史上的中国人。
来源|地球家园2049
2015年10月5日,下午五点三十分,2015年诺贝尔奖的第一个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率先揭晓。随后,一个中国人并不十分熟悉的名字——屠呦呦,进入了公众视线并迅速在网络上刷屏。这位85岁的中国药学家,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由于中国人首次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所以,这个消息就成了大消息。特别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名中注定、名中的宿命,让“屠呦呦”三个字很难忘记。
借此人们关注诺贝尔奖、中国生物医药事业的难得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另一个我们这个民族最不该遗忘的名字——汤飞凡!
他生产了中国自己的狂犬疫苗、牛痘疫苗、卡介苗和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他成功遏制1950年华北鼠疫大流行。他让中国比世界早16年消灭天花病毒。
他被人们尊称为衣原体之父。
据说今天国际上最权威的微生物学教科书、病理学教科书,任何关于衣原体的综述,都写到 Dr.Tang, 一个必须写在世界医学史上的中国人。
1980年6月,中国眼科学会收到国际眼科防治组织(IOAT)的一封短函:
因为汤博士在关于沙眼病原研究和鉴定中的杰出贡献,国际眼科防治组织决定向他颁发沙眼金质奖章。
然而,由于“拔白旗”政治运动的迫害,有着湖南醴陵人那种刚毅性格的他,不甘受辱,在1958年就已自尽身亡。
人们说,中国与诺贝尔医学奖就这样失之交臂。还有专业人士在非典肆虐的时候叹道:如果他在,何至于此?!
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权威李约瑟爵士在得知他的死讯后给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一封信里说:“回顾能结识你们国家的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公仆,感到荣幸。”
他被李约瑟称作是“19世纪英国谚语里的‘人类的朋友’”,是“预防医学领域里的一位顽强的战士。”
因为他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邮电部于1992年11月22日发行了他的纪念邮票。
1919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前身中央防疫处在北平设立(老联注:地点在天坛神乐署,这也是后来天坛生物的名称来源),开始制备血清、牛痘疫苗以及指导全国防疫工作。开创了中国现代生物制品业。
1929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创立者汤飞凡先生在中央防疫处建立病毒学实验室,开始进行病毒学研究,1930年起陆续发表论文。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病毒学研究。
1930年代后,汤飞凡先生和他的助手们在艰苦的条件下,经过执著的努力,研究和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支青霉素。
(图:1944年 搬迁至昆明的中央防疫处群体技术人员合影留念——前排右三为汤飞凡博士)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生物制品事业带来了辉煌发展的契机。1950年中央防疫处改名为中央政府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飞凡任所长。1951年兼任新成立的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
建国后,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种痘,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等承担了牛痘苗的生产任务,并研制了生产天花疫苗的新工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于1961年消灭了天花,比全球消灭天花早十六年。
1979年,前所长章以浩研究员作为全球消灭天花验证委员会的成员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并代表中国庄严地在"全球消灭天花证书"上签字。
1955年8月10日汤飞凡成功地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并获国际金奖,,对人类防治沙眼做出了杰出贡献。这株病原体就是著名的TE8。
汤飞凡成为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个中国人。
专注于中国医院管理案例研究,致力于传播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和思想。
信息来源:医策
|